保護非遺:“黃沙獅子”相關商標無償轉讓
熱點事件:
近日,浙江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促成臨海市某工藝品有限公司將注冊的“黃沙獅子”相關商標無償轉讓給臨海市黃沙獅子傳習所,目前正在辦理轉讓手續。
據了解,為進一步做好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此前,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狀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發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獅舞(黃沙獅子)”相關的“黃沙獅子”商標被當地某工藝品有限公司申請注冊,注冊類別涉及第25類、第31類、第43類。對此,該局高度重視,聯合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動介入。經調查,該公司主要從事工藝品的設計、研發與銷售,其銷售的一款產品正是獅子造型的玩偶。
為保護“獅舞(黃沙獅子)”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知識產權,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該公司的負責人進行約談,宣傳了商標法、《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其并不知曉這種行為屬于不正當注冊行為,表示愿意配合,將其注冊的“黃沙獅子”相關商標無償轉讓給臨海市黃沙獅子傳習所。
小編點評:
堅持守正創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方式,守正就是要把這份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強化商標保護,擦亮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是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的重要內容。實踐中,一些人士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名稱、標志等申請商標注冊構成對非遺歪曲、貶損、誤導等不正當使用行為,損害了特定民族或者區域群體的相關權益,違反了商標法有關規定,不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
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足本職,全面摸底,在做好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不僅“嚴”字當頭,主動性強、調查力度大、行動速度快,還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柔性方式成功化解商標搶注問題,不僅讓被搶注的“黃沙獅子”相關商標盡快無償轉讓給臨海市黃沙獅子傳習所,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商標保護提速,也讓搶注人了解了經營活動中什么行為不可為,這一做法值得“點贊”。
規制商標搶注行為的目的是加強商標保護,既需要嚴打的“硬”政策、“硬”措施,實踐操作中,也可以兼施“柔”的手段和形式,“軟”“硬”兼施,多管齊下,讓被搶注的商標快速回歸本源,更好整治商標領域亂象,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