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爾vs敏芯專利戰二審獲賠400萬
前幾年科創板興起的時候,比較看重企業的科研屬性。于是,專利就顯得比較重要起來。
接著,為了影響競爭對手的IPO,同行之間的專利狙擊也多了起來。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歌爾對于敏芯的專利狙擊。
因為兩家的淵源極深,于是從敏芯準備上市,歌爾就訴他侵權,甚至是隔3、4個月就拿出一批專利,再訴幾起那種。
據不完全統計,歌爾發起的專利侵權糾紛有10起,專利權屬糾紛8起,其中侵權訴訟的涉訴金額合計1.5億;
以至于敏芯在上交所上會前夕,曾一度被叫停審議;
直至敏芯股份實際控制人對專利訴訟進行兜底,承擔敗訴所產生的賠償金或訴訟費用等,敏芯才上市成功。
可以說,這兩家之間的專利戰,甚至影響了科創板企業的上市規則。
后面IPO的企業,但凡遇到專利狙擊,基本上都是抄的敏芯的“作業”。
如今四年過去,這場1.5億的專利狙擊迎來終局之戰,歌爾終于贏得一件侵權訴訟的勝利,二審獲賠400萬。
消息來自于敏芯自己6月1日的公告。
涉訴專利是一件2012年申請的實用新型,曾被多次申請無效,并被部分無效成功。
2021年6月,青島中院的一審判決認定敏芯的侵權成立,并賠償歌爾400萬元。
在此基礎上,最高院剛剛維持了一審判決。
事情就是這樣。
回顧一下歌爾 vs 敏芯的專利戰,你就會發現:
這可能是這場專利狙擊的終局之戰,因為其他的訴訟都有了結果,或者不會有什么其他結果了。
也可能是歌爾挽回顏面的關鍵一戰,因為歌爾的其他訴訟大多沒有討到便宜,大多以自己撤訴收場。
所以,敏芯需要這份判決,結束吧,都結束吧,誰知道過去四年是怎么“懟”過來的;
400萬就400萬吧,反正是老板自己出...
關鍵是,涉訴專利已經過期失效,相關技術已經進入公共領域,以后誰想用都可以用,不再影響產品。
歌爾也需要這份判決,終于贏了一場,贏一場也是贏!
過去的心血沒有白費,花出去的訴訟費、律師費都可以回本了..
所以,在2023年的這個時候,有這樣一份判決,似乎成了皆大歡喜的局面。
兩邊的IPR在攻守之間,似乎也都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
那就這樣吧,再打都曲終人散啦
在吃瓜群眾眼中,對于一場IPO的專利狙擊,它在敏芯成功上市的那一刻,就已經結束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