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美國五大科技公司下一代汽車專利調查報告
2023年2月27日,日本經濟新聞的專業媒體(NIKKEI Mobility)與東京研究公司Astamuse合作,對美國五大科技公司(簡稱“GAFAM”)2003年至2021年申請并公開的下一代汽車技術相關專利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該調查報告認為,下一代汽車技術的競爭力取決于人工智能(AI)等知識產權,而并不是生產規模,科技巨頭的崛起將改變汽車領域的競爭與合作方式。
該調查的背景是下一代汽車技術的發展需要借助網聯化(Connected)、自動化(Autonomous)、共享化(Shared)和電動化(Electric)四大CASE技術。這類技術的知識產權成為焦點,科技巨頭和汽車巨頭的合作正在加速。
例如,2023年2月上旬,法國雷諾集團與日產汽車達成聯盟重組框架協議,同時還決定與谷歌公司合作,蘋果公司正在推動汽車廠商使用其專用軟件。
(1)在下一代汽車專利申請數量上,亞馬遜(1649件)位居榜首,谷歌母公司Alphabet(1355件)排名第二,蘋果公司排名第四。
自2016年后,亞馬遜年度專利申請數量連續四年都超過了200件,這與其2020年以12億美元收購無人駕駛初創公司Zoox密切相關。通過收購新興企業,亞馬遜在谷歌強勢的無人駕駛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激增。
圖1 五大科技公司下一代汽車技術專利申請總量(2003-2021)
圖2 五大科技公司下一代汽車技術專利申請趨勢(2003-2021)
(2)該調查在自動駕駛、互聯網等8個領域統計五大企業的競爭力得分[1]。亞馬遜在數字化物聯網領域的得分最高,超過了排名第二的谷歌Alphabet的兩倍。
谷歌Alphabet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得分最高,比排名第二的亞馬遜高出10%;蘋果公司則主要致力于電動汽車(EV)的充電和熱管理技術開發研究。
(3)在新一代汽車技術專利方面,傳統汽車巨頭依舊引人注目。截止至2020年,日本本田在自動駕駛領域累計專利申請數量4000件以上,是谷歌Alphabet公司[2]的4倍。
(4)該調查顯示,谷歌Alphabet的自動駕駛專利得到的評價較高,在使用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等領域,傳統汽車巨頭在人才儲備上處于劣勢。圍繞下一代汽車開發,汽車巨頭和科技巨頭的合縱連橫趨勢可能會加強。調查建議,日本汽車巨頭有必要充分利用全固態電池等優勢技術積累。
[1] 根據專利的被引頻次和專利覆蓋的國家數量計算出單件專利的競爭力得分。在此基礎上,乘以專利剩余年限得到各個企業的競爭力得分,分別在8個領域統計分析。
[2] 五大科技公司中,谷歌在自動駕駛領域最具優勢。
-
上一篇:
-
下一篇: